
本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规定了静海金丝小枣地域范围、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标志使用规定等要求。本规范文本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后即为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各相关方必须遵照执行。
1地域范围
静海金丝小枣分布于天津市西南部静海县域内,坐标为北纬38°35′~39°4′,东经116°24′~117°15′之间。东部和北部分别与天津市大港区和西青区为邻,南部和西部分别与河北省青县、大城县接壤。分布于西翟庄镇、唐官屯镇、中旺镇、陈官屯镇、蔡公庄镇、大丰堆镇、梁头镇、王口镇、静海镇、双塘镇、独流镇等地,总种植面积15000hm2,金丝小枣年总产量约为30000t。
2独特自然生态环境
静海县地处天津市西南部,北纬38°35′~39°4′,东经116°45~117°15′之间。静海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年平均气温11.9℃,7月份平均气温26.2℃,1月份平均气温-4.8℃。年无霜期182d,年降雨588.9mm。土壤属湿潮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6%,碱解氮含量大于150ppm,盐份总含量在0.2%左右,适合小枣的生长。
3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要求:静海金丝小枣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等适应性强的特点。静海地区土壤属湿潮土,pH平均值在8.0左右,无渍害,果园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平均2.46%。
(2)品种选择:选用金丝小枣品种,其根茎粗度1cm左右、根系完整、无根癌和根结线虫病的优质脱毒健壮苗木。种苗纯度≥95%。
(3)生产控制:
① 栽植要求:静海金丝小枣在春季枣树萌芽前定植。栽植密度以行株距为4m×3m或3m×2m,亩栽55株~110株。
② 整形修剪:采用自由纺锤形,其要求干高50cm左右,树高2.5m~3m,冠径2.8m,在中心干上着生10个~15个大、中型结果主枝,错落排列。定植当年培养2个~3个主枝。定植第二年,每株树培养5个~7个主枝,定植第三年完成树体整形。四年后通过修剪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平衡,达到丰产稳产之目的。
③ 肥水管理:以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策略,株施农家肥15kg~50kg,混入过磷酸钙1~2kg,在果实采收后施肥,采用条形沟状施肥方法。
④ 病虫害防治:金丝小枣的常发生的病害有枣缩果病和锈病,常发生的害虫有桃小食心虫和红蜘蛛,采用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着重进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使用种类和使用浓度,使用低毒高效农药进行防治,达到无公害生产之目的。
⑤ 采收及产后处理:小枣属鲜食干制兼用品种,鲜食在半红期采收,制干在完熟期采收,采后及时上市销售或烘干储存。
4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静海金丝小枣为鲜食制干兼用品种,果实呈椭圆形,平均单果重7g。金丝小枣半干时可拉出缕缕金丝,因此而得名。果实肉厚、核小、皮薄,肉质细腻,鲜枣呈棕红色,汁液较多;干枣果皮深棕红色,果肉致密,风味浓甜,品质极佳。
(2)内在品质指标:静海金丝小枣内含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和铁、锌等微量元素:鲜品中可溶性总糖含量30.80~37.20%,可滴定酸0.380~0.431%,Vc含量295~411.1mg/100g,粗纤维含量1.7~1.9%,含锌量5.8~6.5mg/kg,含铁量1.68~1.84 mg/100g,水分含量52.5~68.7g/100g。干品中可溶性总糖含量52.08~63.14%,粗纤维含量1.92~2.28%,含锌量6.2~6.7mg/kg,含铁量2.14~2.36mg/100g。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静海金丝小枣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5193-2010《食品中百菌清等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6130-2010《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8260-2011《食品中阿维菌素等85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5112-2005《无公害食品 落叶核果类果品》等有关规定执行等有关规定执行。
5标志使用规定
“静海金丝小枣”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该产品地理标志时,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静海金丝小枣”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等。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2013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