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泉薄荷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 凤泉薄荷 | 信息汇总编号 | SINOGI02504 |
|---|---|---|---|
|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AGI00569 | |
| 原产地域 | 凤泉区潞王坟乡、耿黄乡2个乡现辖行政区域内17个行政村, |
||
| 品质特征 | 茎杆粗壮、枝叶繁茂、叶色豆绿、叶片肥厚、香味浓郁。 |
||
| 成熟/上市时间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
||
| 地标特产星级 | |||
| 地标特产类型 | GI | ||
| 备注 | |||

凤泉薄荷于2011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凤泉薄荷具有“茎杆粗壮、枝叶繁茂、叶色豆绿、叶片肥厚、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药用效果好”的典型特征,当地老百姓素有“消炎止痛一饮停”的美誉,被誉为“人间仙草”。薄荷清气芳香,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薄荷味辛、性凉,无毒。”薄荷辛凉,发汗解热,以叶煮茶,可治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炎、牙床肿痛等症。用叶揉碎敷于患处,可治神经痛、皮肤搔痒、皮疹和湿疹等。长期做菜生吃或熟食,能祛邪毒,除劳气,解困乏,使人口气香洁。还可治痰多及各种伤风。此外,煎汤洗可治膝疮,榨汁服可去风热及口齿诸病,捣成汁含服去舌苔苦涩,用叶塞鼻,止出血,还可治蜂蛰蛇伤等作用。凤泉薄荷栽培历史悠久,相传南宋时期,岳家军抗金北上,兵至新乡,时值酷暑,烈日难当,众官兵口干舌燥,萎靡不振。岳飞大忧,如此疲军,何以抗金!正焦虑时,一老叟率众百姓担茶慰军。此茶望之醒目,闻之清神,饮之沁人心脾,毒暑全消。岳飞大喜,问老者:此为何茶?老者答:取城北凤泉之水,焙泉边薄荷为茶,此茶名为凤泉绿。岳飞大笑:有此神物助我,何愁金兵不破?随即挥军北上,尽破金兵。凤泉绿由此名声大振,成为茗中佳品。明正德元年(1506年)知县储珊、儒学训导李锦编纂《正德新乡县志》(凤泉区当时属新乡县管辖),为新乡县现存的第一部县志,该志第十八页记载“药类:薄荷、瓜蒌、茯芩、栗谷、枸杞子、透骨草、半夏、车前子……”。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赵开元修、畅俊纂《新乡县志》(凤泉区当时属新乡县管辖)第十八卷第659页记载:“为香附、为兔丝、为蛤粉、为艾、为薄荷、为瓜蒌……”。以上史实充分说明了凤泉薄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凤泉薄荷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 序号 | 企业 | 信息平台开启 |
|---|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地理标志特产保护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46号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