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田沙漠玫瑰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 于田沙漠玫瑰 | 信息汇总编号 | SINOGI03921 |
---|---|---|---|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AGI01191 | |
原产地域 | 于田县阿热勒乡现辖行政区域内10个村。 |
||
品质特征 | 于田沙漠玫瑰蕾呈椭圆形,花尖头不是尖或细长的。花朵非大红色或是艳丽的玫红色,呈粉紫色,惹人怜爱,香气扑鼻。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当年生枝条顶部。果实包藏于花托内,长椭圆形,初时青,熟时呈橙红色,内有多数小瘦果,萼片宿存。冲泡后汤汁呈黄绿,花瓣自然绽放,有浓郁香气,味道香醇,入口甘柔不腻,余味悠远。 |
||
成熟/上市时间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
||
地标特产星级 | |||
地标特产类型 | GI | ||
备注 | 于田地区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采收。 |
向左飞过一株玫瑰,向右飞过一株玫瑰,两株于田沙漠玫瑰中夜莺开始歌唱……这是于田民歌中飞翔的玫瑰、梦幻的玫瑰。但于田人种植玫瑰主要不是为了观赏,所谓“美化生活”也是不自觉的,他们主要出于实用(和食用)的考虑。在春夏之交的于田乡间,时常可见这样的情景:姑娘们怀抱玫瑰,边走边闻,小伙子甚至白胡子老汉的耳际、帽子上插着鲜艳的玫瑰。一位农民干活累了,走到旁边的玫瑰园,随手摘下一朵玫瑰,放在鼻下闻啊闻,揉啊揉,直到花朵变成一小团花泥,往地下一扔,似乎恢复了精神和力气,挥起坎土曼又干活去了。于田玫瑰又名粉玫瑰,生活在和田的考古学家李吟屏说,维吾尔人种玫瑰,主要是为了“闻”和“吃”,而不是“看”。当花朵在尘土和荒凉中开放,并从种种香味物品中区分出来时,它在于田人的生活中就具备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像玫瑰、石榴花和沙枣花,已成为于田人日常生活与饮食的必需。玫瑰是什么时候传入于田并开始种植的,目前已无稽可查。但和田人特别是维吾尔人,几乎家家户户栽种玫瑰的习俗以及和田绿洲上整整4万亩玫瑰园这一事实表明,古典时代的于阗已经远去了,如今,玫瑰是芬芳于田的一个中心,是绿洲上的香味之源,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是于田沙漠玫瑰丰产优质的基础。
于田沙漠玫瑰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 企业 | 信息平台开启 |
---|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地理标志特产保护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46号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