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行蜜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 庄行蜜梨 | 信息汇总编号 | SINOGI05204 |
---|---|---|---|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AGI01676 | |
原产地域 | 庄行蜜梨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保护范围包括原庄行镇所辖潘垫村、新华村、东风村、长堤村、杨溇村、吕桥村、存古村、芦泾村、长浜村等9个行政村区域。 |
||
品质特征 | 庄行蜜梨果形近圆形,未套袋果实表皮呈暗绿色,果皮洁净,皮薄,果心较小,平均单果重250克,果肉白色,肉质嫩脆多汁,石细胞少,香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以上。 |
||
成熟/上市时间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
||
地标特产星级 | |||
地标特产类型 | GI | ||
备注 |
梨树在奉贤庄行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元代词人张之翰在至元末年(1340年)自翰林侍讲学士调任松江知府(今上海地区),曾写有《婆罗门引·赋赵相相宅红梨花》一词赞美梨花:“冰姿玉骨,东风著意换天真。软红妆束全新。好在调脂纤手,满脸试轻匀。为洗妆束晚,便带微嗔。香肌麝薰。直羞煞海棠春。不殢数卮芳酒,谁慰黄昏,只愁睡醒,悄不见惜花贤主人。枝上雨,都是啼痕”。据《庄行志》记载,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松江府华亭县(今属上海市奉贤县)诗人袁凯的一首《白燕诗》就曾这样描写:“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据此推断庄行蜜梨种植至少已有600多年。据民国《华亭县志》记载:“名秋白,邑产无夥,为百果之宗”。产品具有“皮薄、汁多、味甜、核小”等特色,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从而进一步发扬广大了“庄行蜜梨”。庄行蜜梨获得的主要荣誉包括:2003年奉叶牌庄行蜜梨通过了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认证;2005年通过无公害产地、无公害产品认证;2006年获得上海市优质梨评比铜奖;2008年迎世博上海优质果品(梨)评比奖优秀奖;2009年获得上海服务世博果品供应基地;2010年上海市优质梨评比优质奖;2008年起获得上海名牌产品;2011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庄行蜜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 企业 | 信息平台开启 |
---|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地理标志特产保护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46号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