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建宁通心白莲

建宁通心白莲 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本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规定了建宁通心白莲的地域范围、独特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因素、特定生产方式、产品品质典型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产品包装标识使用规定等要求。本规范文本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后即为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各相关方必须遵照执行。
  1地域范围
  “建宁通心白莲”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三明市建宁县所辖濉溪镇、溪口镇、里心镇、均口镇、客坊乡、黄坊乡、溪源乡、黄埠乡、伊家乡共计9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0′—117°03′,北纬26°32′—27°06′。建宁县位于闽西北、武夷山脉中段。县境东接泰宁,南邻明溪、宁化,西北与江西的广昌、南丰、黎川三县毗邻,是由闽入赣的主要门户之一,是福建母亲河闽江的正源头。建宁通心白莲总保护面积1718平方公里,现有生产规模3333.33公顷,年产量约0.375万吨。
  2独特自然生态环境
  建宁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形成建莲优良品质和独特风味的主要因素。
  2.1土壤地貌情况:建宁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南方重点林区县,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81.2%,生物蓄积量大,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2.2水文情况:建宁为闽江正源头,境内水网密布,小河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水质优,无污染;空气湿润,有利于莲子授粉受精。
  2.3气候情况:建宁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兼有大陆性山地气候特点,光热水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建莲生长及淀粉、蛋白质等成分的积累。
  3特定生产方式
  3.1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建选17号、建选31号、建选35号等优良品种。
  3.2莲田选择
  选择耕作层厚度≥20cm,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pH值在5.0~7.0之间的水田种植。
  3.3种藕选择
  以莲藕进行无性繁殖,要求种藕品种纯正、根茎生长健壮、节间短。
  3.4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在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2℃时采挖种藕,及时定植,栽培密度1800~2700支/公顷。
  3.5水肥管理
  苗期灌浅水,旺长期灌深水。中等肥力田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公顷,适量配施化肥。
  3.6病虫防治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的化学防治,农药施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
  3.7适时采摘
  6月底至10月中旬采收。当莲蓬出现褐色斑纹,莲子与莲蓬孔格稍分离,莲子果皮带浅褐色时采摘。
  3.8及时加工
  适熟莲子采摘后,及时脱粒、去壳、去膜、通心、速冻或干制。要求去膜干净、通心完全、不伤莲肉。干制品要求水份≤12%。
  3.9生产记录要求
  生产全程要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对农事操作、加工过程、产品质量检测、销售等进行全面记录,相关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
  4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
  (1)感官特征:建宁通心白莲具有洁白、圆整、饱满的外观;易煮熟、久煮不散;汤色清、味香浓、清甜细腻可口。
  (2)品质特征:干莲蛋白质≥18%,淀粉≥40%。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建宁通心白莲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标志使用规定
  在建宁县地域范围内生产出的建宁通心白莲,如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建宁通心白莲”,应当向建宁县建莲产业协会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授权使用。
  (1)包装:建宁通心白莲按照规定应当包装销售。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建宁通心白莲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其它:建宁通心白莲的贮藏、运输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2018年2月12日)